十二指肠郁积,是什么原因诱发的,有什么办法治疗,吃什么药好,用手术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01:19:26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即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多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角度狭小,压迫了十二指肠横部所致。多见于瘦长体型的女性。
诊断要点
1.长期发作的餐后上腹慢性绞痛,伴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呕吐物含有胆汁和隔餐食物。呕吐常发于餐后2—3小时或夜间,呕吐后症状缓解。
2.进食后站立或坐位易诱发呕吐,俯卧位或左侧卧位可使症状减轻或暂时消失。
3.发作时可见胃型及蠕动波。
4.久病可出现营养不良、消瘦及贫血。
5. X线钡餐造影可确定诊断。
治疗原则
1.先行内科治疗:发作时休息、禁食、洗胃、补液等治疗.缓解后进半流食,少食多餐,餐后俯卧位或左侧卧位。
2.手术治疗:适于内科治疗无效者,行屈氏韧带松解术,或梗阻近端十二指肠与空肠侧侧吻合术.

十二指肠壅积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远端或十二指肠、空肠交界部分狭窄、梗阻,以致十二指肠内容物经常或间歇性地壅积,最后造成十二指肠近端扩张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慢性间歇性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发病数的50%以上,旧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因易与动脉本身病变相混淆,故已不采用。慢性间歇性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系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水平段压迫引起肠内容物郁积,临床以间歇发作性上腹痛、腰胀、呕吐等十二指肠梗阻症状为主要表现。本病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左右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如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复杂的病情和严重的后果,甚至需外科手术处理。本篇重点叙述慢性间歇性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以下简称本病)。
1.病因病理
①症状:上腹部疼痛胀满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有时可表现为脐附近痛,可放射至右上腹、剑突下、或背部。多为餐后1~4小时出现或加重,具有间歇发作的特点。有时病人可呈急性剧痛,类似胆绞痛;另一些病人其腹痛可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似;也有的仅为轻度不适感。改变体位,取俯卧位或膝胸卧位,可使疼痛明显减轻或缓解。
呕吐亦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进食后呕吐往往为最早发现的症状,呕吐时间可在餐后即发生,或在餐后数小时发生,呕吐内容物一般较多,为带有胆汗的胃内滞留食物残渣。
除此之外,尚可有嗳气、泛酸、恶心、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