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的“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3:11:38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凤凰博客{#Ca+viuq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时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7XKj%D*Q&Q Wg)}0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O&O7t!R`&s!j,dcc0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9N:sO s$cx0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_8r]yo$|~p+b0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M|D C$B0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a H;ox`s@0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f6KSG0h:W i-o7Q0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的意境。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唉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唉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