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壤胶体?土壤胶体具有哪些特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4:55:17

§1 土壤胶体的概念
土壤胶体:土壤中粒径<1μ m或2μ m的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分散相)分散在土壤溶液(分散介质)中的分散体系。
胶体是指直径在1—100nm之间的颗粒,但是实际上土壤中直径<1000 nm的粘粒都具有胶体的性质,所以通常所说的土壤胶体实际上是指直径在1—1000 nm之间的土壤颗粒,它是土壤中最细微的部分。

粗分散体系
胶体分散体系
分子、离子分散体系

§2 土壤胶体的类型

土壤胶体一般可分为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下面我们介绍这三类胶体。
二)土壤胶体特性
1、土壤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能
土壤胶体的表面按位置可分为:
外表面:粘土矿物、Fe、Al、Si等氧化物、腐殖质分子暴露在外的表面。
内表面:主要指的是层状硅酸盐矿物晶层之间的表面以及腐殖质分子聚集体内部的表面。
比表面: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物体的总表面积,很显然颗粒越小,比表面越大,从P72页的表3—4可以看出,砂粒与粗粉粒的比表面相对于粘粒来讲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土壤的比表面实际上主要取决于粘粒。另外土粒的表面凸凹不平,并非光滑的球体,它的比表面比光滑的球体要大,而且粉粒和粘粒大多呈片状比表面更大。
另外有些无机胶体(比如蒙脱石类粘土矿物)除了有巨大的外表面,而且表面可向晶层之间扩展,还有巨大的内表面。
有机胶体除了有巨大的外表面,同样也有巨大的内表面。所以有机胶体同样有巨大的比表面。比如腐殖质分子比表面可高达1000㎡/g。
由于土壤胶体有巨大的比表面,所以会产生巨大的表面能,我们知道物体内部的分子周围是与它相同的分子,所以在各个方向上受的分子引力相等而相互抵消。而表面分子则不同,它与外界的气体或液体接触,在内外两面受到的是不同的分子引力,不能相互抵消,所以具有剩余的分子引力,由此而产生表面能,这种表面能可以做功,吸附外界分子,胶体数量越多,比表面越大,表面能也越大,吸附能力也愈强。
2、土壤胶体的带电性
土壤胶体的种类不同,产生电荷的机制也不同,根据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机制,一般可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a:永久电荷:这是由于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