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初二科学题目,懂的来解答一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8:10:29
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通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看法有错误的事
A 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B 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
C 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
D 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

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实验。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 法(填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集气方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图)。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
(3)再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
(4)那么竹子时的气体含量与空气(空气中的气体含量如图所示)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 。

这题只回答第二小题就够 许多答案说是排水法 但是按题意来说二氧化碳应该是不能用排水法来做的啊!为什么不是向上排空气法呢?

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某同学取三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甲瓶装满二氧化碳,乙瓶装二氧化碳和空气各一半 丙瓶装满空气 .塞紧插有温度计的塞子,同时放在阳光下照射,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情况,则( )瓶温度变化最为明显(填甲 乙 或丙)

以上三题回答的人请写出答案和理由!如果能让我听懂追加50分!
这是我们今天考试卷里我答案和别人不同的三道题 我分别做了D 向上排空气法 丙 我的想法是 蒸腾作用和根有多深好象没什么关系 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而且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所以我选向上排空气法 第三题么我想的是二氧化碳既然有保温作用那装满二氧化碳的甲瓶的温度应该不容易上升 而丙瓶的二氧化碳最少所以上升的最快 各位老师们可不可以指出我想法错误的地方 ?他们都说我错了 我怎么想也想不通!

C 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
有机物来自地表层,比如小动物尸体,落叶等等

(1)排水法
(2)氧气
(3)二氧化碳

可以用排水法来做,因为二氧化碳微溶于水,因为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不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因为题目都说了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肯定是
二氧化碳浓度高的瓶子温室效应明显一些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地球表面升温;但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

D 原因:蒸腾作用与根没有直接关系,蒸腾作用主要是由树叶完成的。

是排水法。因为“他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说明实验本身是在水中做的而且有气泡能冒出。后面的实验的确说明了从竹子中排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毕竟在常温常压下微溶于水,如果我们在其它环境下(即不是在水中)进行实验,我们会尽量避免用排水法,而它本身已在水中进行,那用排水法毫无疑问是相对方便的。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说实话,我还真的一时无法想到实验装置应该怎样设计呢。

甲瓶。能感觉得出来,你是个聪明的学生,这个我想你应该是明白的,就不解释了。

1.c
根只吸收无机物
2.
(1)排水
(2)氧气
(3)二氧化碳
(4)看不见图

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微溶于水
3.C
二氧化碳起到保温作用,吸热慢,放热慢,空气吸热快所以温度变化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