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芯造假者有没有受到法律制裁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0:47:13
汉芯造假者有没有受到法律制裁啊?

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关于“汉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调查结论与处理意见的通报》,认定微电子学院院长、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进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以虚假科研成果欺骗了鉴定专家、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地方政府和中央有关部委,欺骗了媒体和公众,并决定撤销陈进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撤销陈进的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也相应做出了中止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撤销陈进“长江学者”称号等决定。

  这一事件最初于今年1月份有知情者在网上揭露,新浪网科技频道、《北京科技报》等媒体率先跟踪报道,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成立专家调查组进行调查,虽然一度传出陈进将会平安无事的小道消息,最终却有了这么一个既出乎意料又令人较为满意的结局。

  这一事件的处理赢得了舆论的广泛赞扬,将会为处理类似的学术造假问题立下范例,也让人们看到了解决中国学术腐败问题的希望。

  当前学术腐败泛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处罚,造假的成本太低,获益又非常大,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特别是对那些涉及位高权重者的事件,几乎没有受到调查、处理的可能,而恰恰是这些人最该受监督、打击的,因为他们一旦造假,危害特别大,影响特别恶劣。

  陈进的最终获得处理,希望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表明政府管理部门要对学术腐败动真格的决心。像教育部最近表示的“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要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曝光一起”,果真如此的话,中国科技界就会变得干净得多,让每一位关心中国科技健康发展的人为之感到欣慰。

  欣慰之余,仍有疑惑。《通报》提到“陈进等人的行为完全背离了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基本的诚信操守和行为准则”,可见造假者并非陈进一人,但只对陈进一人做出处罚,而其他造假者究竟是谁,如何处置,却语焉不详。

  陈进用拙劣的欺骗手段蒙混过关,骗取巨额科研经费达三年之久,如果不是其合伙人良心发现站出来揭露,很可能还能继续欺骗下去。这一骗局为何能轻易得逞而且旷日持久?管理部门、负责人员是否有渎职之嫌,也应该承担相关的责任?至少,当年那些被轻易蒙骗,盛赞“汉芯”“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