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存在先于本质”这句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7:05:06
深刻些,谢谢

可以这样理解:事实先于结论。
比如你现在是一个学生,这是你的存在,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是你的本质,比如英雄。除非你真的通过行动成为英雄你才是英雄,否则你就仍是一个学生,所以说存在先于本质。

就是一旦说某某事物的本质,必须先要有这么个事物存在才可以。没有存在如何谈本质?

我自己的理解是,对于人来说,先有“存在”,之后才在不断的“选择”中塑造“本质”;强调的还是“选择”的重要性,即"We choose, and in choosing we define ourselves"。

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