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诸侯国有没有专门记事的史官啊?为什么现在都没看到有关春秋战国的史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2 10:53:19
能举例吗?春秋战国有那么多国家,他们的史书还传世吗?

的确有。
论据:
(1)《左传》就是当时撰著的一部史书。它的作者有很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是左丘明写的。左丘明就是春秋时鲁国的“太史”。这里的“太史”就是专门记事的史官。
(2)课本上说,《战国策》原为战国时各国史官、策士所辑录,后为西汉刘向整理。说明当时确有史官。
(3)另外,《春秋》等书也是当时撰著的。
——————
在此指出一下,以免弄错:一楼那位同志的说法有一点错误——《东周列国志》并非春秋战国时所著,乃是明朝冯梦龙所著。

你没听说过“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这句话吗?
中国古代的史官制度,也是对皇权的一种制约力量。《孟子·滕文公下》云:“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说的是史书对大臣的制约作用。

这种直书实录的传统,不但保证了我国有着一以贯之的真实记载史事的大量历史著作,而且,这类历史著作对国君、大臣来说,多少总要使他们有所顾忌——担心坏事被记载于史册,从而遗臭于后世,从而也就产生了某种制约力量。

中国古代还有一个规定,皇帝是不能看史官所记的关于他自己的实录的。这也是为了保证史官能真正秉笔直书国君功过善恶的一个制度。《贞观政要·文史第二十八》记载,贞观十三年(639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记起居注。唐太宗问他起居注里记些什么,并且提出想看褚遂良所记的内容。褚遂良回答说,现在的起居,就是古代的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这就是说,褚遂良坚持原则,不让皇帝观看史官所记的内容。
------------------------------
太史简与董狐笔的故事:

崔杼杀了齐庄公,崔杼命令太史伯在史册上另做文章,写成:“齐庄公死于疟疾。”太史伯不同意,在竹简上写到:“夏五月乙亥,崔杼谋杀了国君齐庄公。”崔杼看见后大怒,杀太史。太史有三个弟弟,叫仲、叔、季。仲、叔接任太史,在史册上写下了同样的记载,崔杼将他们一一杀害了。后来到了季任太史,他还是这样写,这次催杼没有杀他,太史季捧着竹简出来,在史馆前,遇到南史氏匆匆赶来。太史季问他来干什么,南史氏说:“听说你兄弟都死了,我担心隐没了夏五月乙亥的事情,于是拿着竹简过来了。”太史季拿出自己的记录,南史氏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