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没有年三十?下一次没有在哪年?这是怎么计算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9:37:02

南京消息今年2月份的农历只有腊月二十九,没有大年三十;而公历却比平年多了一天,即2月有29天。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有关专家近日释疑。

据介绍,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公历与我国传统农历的特点决定的。目前全球通用的公历年,长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使用方便就将365天作为公历平年的一年。这样累计4年就有23小时15分4秒,几乎接近一天的时间,如果积累400年就会多出97天来,久而久之会出现寒暑颠倒。惟一的解决办法是4年设一个闰年,每逢闰年就比平年增加1天。

而我国数千年的传统农历的编排,既要考虑太阳又要兼顾月亮,为保证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并不固定。从今年1月7日腊月初一的朔日到2月5日正月初一的朔日恰逢小月,因此大年三十只好被“省略”了。据悉,公历2月份没有大年三十是一种正常现象。此种情形曾在1988年出现过,而下一次则要在2012年再出现。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57827.html

春节将至,各地公众不难发现:今年一过腊月二十九就直通农历狗年的大年初一,并没有年三十这一天。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历法现象?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透露,我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安排的,称之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钟(29.5306天),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
那怎么确定一个月有多少天呢?天文学家固定将农历每月初一安排在“朔”所在的日子。“朔”就是月亮在太阳与地球中间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与太阳黄经相同的时刻(此时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月亮),这样相连两个朔之间的天数就确定了。即将过去的鸡年的腊月初一与就要来临的狗年正月初一之间恰逢小月,所以就没有年三十。
我们知道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公转,这样就产生了月亮的“朔”“望”循环,产生了圆缺变化。所以,从根本上说,朔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