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谷都指哪些?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4:53:25
比如说,黍:是比小米稍大、煮熟以后有黏性的一种黄米,因为要在大暑节气下种,故称为黍。

六谷
古时指稻、黍、稷、梁、麦、苽六种农作物

宁波人谓“玉米”为“六谷”,外乡人初来乍到,不知“六谷”为何物?而且“六谷”土话又谐音于“六角”,于是“六谷六角六”便成了绕口令了,难免会让人晕头转向,至于土生土长的宁波人,也不一定知道为什么把玉米叫做“六谷”。

玉米的名字多得很,有“老玉米、玉茭、玉麦、包谷、包米、棒子、珍珠米”等叫法,但众所周知玉米的故乡不在中国,玉米的故乡在美洲的墨西哥、秘鲁,中国人习惯把外地传入中国的植物前加“胡、番、洋”等字眼,如胡椒、胡萝卜、番薯、番茄、洋葱、洋芋艿,玉米也不例外,在中国古代玉米就叫“番麦”,另外根据玉米的其他各种特征也叫作御麦、玉麦、苞米、珍珠米、棒子等。据考证玉米最迟在明代已传入中国,嘉靖三十四年(1555)《巩县志》已有“玉麦”的名称,但明确而详细的记载则见于三十九年(1560)甘肃的《平凉府志》卷十一:“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炊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此外,明代田艺衡的《留青日扎》和李时珍《本草纲目》均有对玉米地记载。

而浙东人以上这些名称都不叫,单叫“六谷”,为什么?因为在玉米传入之前,就有五谷,《论语》里就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说,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而当玉米传入中国后,玉米也是一种可以当粮食的,就是第六种谷了,故而把玉米叫做“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