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与“过”的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2 22:53:39

http://baike.baidu.com/view/2389.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4866.htm

如何认识在工作中的“功”与“过”,看似是员工对工作的态度问题,但探讨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也就是企业如何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何为功,何为过”,是完成好本职工作,不犯错误就是有功,还是敢于经常提出创新的想法并勇于在工作中实践是功呢?

以前经常接受这种教育:“要乖乖地听话,千万不可犯错误。”又或者:“一旦失败,不仅将领受重罚,而且从此别人对你再无好印象。”等等。今天回想起来,这种思考模式除了有助于“乖宝宝”的培养,同时也让我们不切实际地渴望成为“古之完人”。等到参加了工作,又开始轮到单位来对我们施行教化职责:“谁若犯错,将可能领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各种形式的处罚。”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过失就变成一件丢脸的事,更是一段没有回报的经历。失败引发的风险,可能比失败本身的风险还要大上一百倍。因为你失败一次,那怕造成的损失很小,但也许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失败,会让失败者失去名誉和信任,从此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或许我已言过其实,但有一点你不会不承认:办事成功率高的员工,往往更容易受到管理人员的偏袒和爱护;而那些有失败、过失记录的员工,多少会在经理人员心中留有一些偏见。

于是,你不难理解许多曾经野心勃勃的青年,何以渐渐变成圆滑世故的职场老人?无数原本一身活力的新人,何以慢慢成为创新思想最坚定的反对者和抵制者?由此,你可以想象在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里,哪种类型的员工数量最多他们安于现状、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循规蹈矩;他们信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职场生存法则;他们没犯什么错误,也没什么功绩;他们对一切都照抄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