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援助,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4:44:53
怎么中国的媒体很少有报道呢?听说有很多中国的很多行业都有他们的援助.包括首都国际机场很大部分都是他们出钱的.这是属实吗?

日本对中国经济援助(ODA)起始于1979年,当时中国已和西方交往,但资金和技术问题阻碍了经济发展,而这时的日本经济巅峰期,资金需要出路,政府间贷款是低风险的安排。所以中国在后来的4000公里的电气化铁路,60个码头,首都机场,浦东机场,五座长江大桥,宝钢,武钢,等等都利用了ODA。日本官方认为这是对中国的“施舍”,责怪中国感恩不够。

我们冷静分析一下,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1972年定义ODA援助的无偿赠款应占84%上。英国、加拿大等国ODA赠款为100%。美国的ODA赠款部分为98%,日本战后领过美援12兆日圆,日本的新干线,东京至名古屋公路均利用了ODA。而日本对华ODA中90%是贷款。利息前期3-3.5%,后期曾低至0.75。中方称其为资金合作不无道理。日本80年代经济巅峰期,资金需要出路,政府间贷款是低风险的安排。中国信用稳固,目前已依约还本付息1.5兆日圆。90年代日本实行存款零息超宽松金融,又进入通缩时代,ODA的0.75的利息仍属可观。日圆对美元汇率由80年代的240日圆对1美元升至95年的80日圆,还款的汇率损失由中方负担,日方独享升值之利〔2〕。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主张限制Tied Aid(附带条件援助)。但日本却好处尽沾,2001年的中日ODA的15个项目,有10个只限于采购日本商品。日本承认,ODA项目招标中,日本企业得标率达45%。一般估计,对华ODA资金30%回流日方企业。

再者,通过ODA,日方打开了中国市场。很多ODA项目本身就是为日本企业服务的,首批项目中的秦皇岛码头,就是为向日本出口煤炭而建。通过政府间合作,80~90年代中国满大街都充斥着日本的电器和汽车等商品。马来西亚前首相拉赫曼曾说:“日本援助一份进来,至少要赚二倍回去”。笔者为此求证过第三方的一位经济学者,他认为:日本一点都没吃亏!

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例从中日建交前1970年的3.1%下降到1990年的1.6%, 减少了一半。日本GDP占世界GDP的比例从中日建交前1970年的7.1%上升到1990年的14.0%, 增加了一倍。

日本的对华援助虽然对日本自己也有好处,但当时的中国更需要,所以中国应当有感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