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数学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3:23:49
清朝乾隆皇帝设千叟宴,得知最长的一位老人的岁数时,乾隆皇帝出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纪晓岚对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此老人多少岁

花甲重放:60*2=120 三七岁月:3*7=21 120+21=141
古稀双庆:70*2=140 多一个冬秋:1 140+1=141
所以应为141岁

乾隆五十大庆时,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参加者有位一百四十一岁的老人。乾隆以其年齿为题出句云: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对道:
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
花甲,指六十岁。重开,指两个花甲,一百二十岁。三七为二十一岁。上联加起来共一百四十一岁。古稀,指七十岁。双庆,指两个古稀,一百四十岁。一个春秋,即一岁。下联加起来也是一百四十一岁。联语的特点在巧于用数。
60为一"花甲","花甲"重逢即120,三七二十一,再加三七,即141岁.
70为一"古稀",古稀双庆即140,再加一,即141岁.

上、下两联都是一道多步计算应用题,答案都是141岁。上联的“花甲”是指60岁,“重开”就是两个60岁,“三七”是21岁,就是60×2+7×3=141(岁)。下联的“古媳是指70岁,“双庆”就是两个70岁,多“一度春秋”就是多1岁,也就是70×2+1=141(岁)。

141

60x2+21=70x2+1=141

97或96(古人有时计虚岁)

141
花甲,60 ,60x2+21=141
古稀,70, 70x2+1=141

141
60*2+3*7
或者
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