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练习试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5:05:58
1 . 下列有关行政机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行政机关执法与司法机关司法的性质是完全一致的
B. 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从属制
C. 行政机关在决策体制上实行合议制
D. 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能采取不告不理原则

2 . 行政追偿发生在赔偿义务机关给予赔偿之后,且工作人员的致害行为有
A. 故意或者过失
B. 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C. 责任或者过错
D. 故意或者一般过失

3 . 判断行政机关是否为行政主体需要通过一定的标准,下列选项中不是行政主体的资格条件的是
A. 是否具有行政职权
B. 是否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
C. 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D. 管理的是内部事务还是外部事务

4 . 下列命题判断正确的是
A. 合理性原则实际上是合法性原则的引申
B. 合法性原则实际上是合理性原则的引申
C. 合法性原则是对合理性原则的更高要求
D. 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实际上并无关系

5 . 创制性立法是行政机关为履行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而对管理内容创制一定行为规则的行政立法活动,它也被称为
A. 执行性立法
B. 补充性立法
C. 职权立法
D. 自主性立法

6 . 某甲于2004年5月11日向行政机关提出某项行政许可的申请,但是申请的材料不齐,行政机关直至5月20日才电话告知其需要补正的其他全部材料,那么,依据许可法的规定,什么时候为行政机关受理某甲的申请之日
A. 2004年5月16日
B. 2004年5月20日
C. 2004年5月11日
D. 某甲补正所有的材料并交给行政机关之日

7 . 行政强制是
A. 以相对人的违法行为的实施为前提
B. 只可由有法定职权的行政主体实施
C. 主体限于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 以行政上即时强制为最基本的类型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条 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第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五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第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会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七条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第八条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第九条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
  第十条 人民检议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二章 受案范围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