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电池对大自然和人的危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0:54:37

2001年1月1日是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技术监督局等9个部委局于1997年发布的《关于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通知》中要求的"凡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国内外电池产品,在单体电池上均需标注汞含量(例如,用"低汞"或"无汞"注明),未标注汞含量的电池不准进入市场销售"的规定。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的锌锰干电池,不论是酸性抑或是碱性锌锰干电池,锌筒作负极均经汞齐化工艺处理,防腐剂则入汞的化合物。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汞是严重污染环境的元素,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对内分沁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严重影响。
我国的锌锰碱性干电池中汞含量达1%至5%,中性干电池为0.025%,已严重超标,全国每年用于生产干电池的汞仅一次性污染含量每年达100t汞之多。数字巨大,污染惊人。
日常生活中的电池,由于低值高耗、体积小,无直观危害和直接的环境污染等原因,常不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电池用完后,人们又习以为常随手抛弃,结果造成废旧电池撒落在每个角落。殊不知,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电池由于含汞污染的物质,当其撒落在自然界后,日积月累,随着时间推移外层金属的锈蚀,汞等有害物质就会慢慢地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经过雨水的冲洗进入河流,进入地下水。假若焚烧垃圾时,垃圾中废电池内所含汞便会以汞蒸气形式进入大气圈。据测试,一节一号干电池所含汞,可使1m2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进入环境中的汞,可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通过动物的呼吸作用,通过饮水,通过食物链,间接或直接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长期蓄积难以排出,损害神经,造血功能、免疫能力下降,肾脏和骨骼受害等。因此,废旧电池的随意乱扔将给环境留下长期的、潜在的危害,所以电池业对环境危害的特点归纳为六句话;"电池虽小,污染挺大,集中生产,分散污染,短期使用,长期危害。"
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锌、铅、镉、汞、锰等。据专家测试,一节钮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我国电池生产的主要产品是锌锰电池和镉镍电池。有些电池如镉镍电池和含汞电池等含有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就会污染环境,长期作用,可能直接或间接危及人们健康;因此,对废电池应采取分类的有区别处理、处置方式。其中的含汞、含镉、含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