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自己有毅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4 13:24:51
高三了,我知道应该好好学习,可我总是不能长时间坚持,经常是过一会就想躺一下,或者看会闲书.总是不能象别人那样不停的学习,怎么办呀?有经验的帮帮我!

记得论语里说:一天,孔子看见他的学生宰予大白天睡懒觉,大骂曰朽木不可雕也。哈哈!跟你差不多呀!哈哈!!!!
  说点儿专业的问题吧。你一定是在潜意识里认为高考是很难逾越的,但又是必须达到的。大脑将这个信号发给身体各个器官,让他们休息再休息,为你积蓄能量。所以你总感比平时更累,总想睡,不想用脑。这是你大脑造成的正常生理反应。根结在于头脑还在麻痹中、幻想中。可是长路漫漫,休息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记住从没有一场战争是在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打响的。有句俗话: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我来帮你解决头脑中的问题。
  给你说件真事儿,二战的时候美国情报部门从军队挑选了一群不会德语的小伙子(祖宗三代都查了,不能与德国有一点关系),准备在一个月时间派往德国作间谍,当时给他们下了一条命令,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将德语说得和德国鬼子一样好,这帮小伙子可不是光学德语,在一个月之内还有很多超强度的谍报训练等着他们呢!凭良心说谁办得到啊,但这条命令还有下文等着呢:“凡没有做到者一律枪毙”!结果不用说了吧,一个月后都跟德国鬼子一样了。
  我讲这个故事是要告诉你:当一个人觉得这件东西和自己生命同等重要,一旦失去后,生命也会随之黯淡无光的时候,祝贺你,你将永远不会失去它了!(按周星驰的话说:“完全没道理呀!”)
  刚才说的那帮小伙子是被逼无奈,在个你讲个自觉自愿的例子。
  你一定知道《西游记》里那个傻乎乎的唐僧,可是真实的唐僧是什么样的呢?我这里根据一本梁启超先生评价极高的著名传记,节录一段意译如下(原文为文言):
  “大唐贞观三年,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一路奔波向西,虽然劳累但路途还算太平。可是一出玉门关景象就大不相同了,眼前一片荒芜的戈壁沙漠,可以望见远处孤零零的五座烽火台遥相呼应,这是当时大唐帝国在西北边疆的最后堡垒。在危难时惟一的向导石盘陀也离他而去,身边只有一匹白马为伴。对一个久居文明社会的人来说,从未见过的荒蛮景象对他内心无疑是个不小的冲击,但法师并无丝毫动摇。
  再走百余里路,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一片可怕的大沙漠,古时叫“沙河”,真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前途难测,法师在沙漠边缘稍停片刻,最后一次检查了行囊和水袋,仰天深吸一口气,回头看了一眼身边的白马,发现这时白马也在望着他,法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