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吏民皆来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1:25:39
是孙叔敖为楚令尹这文章里的!
还有,文中孙叔敖人物特点是什么??
他的哪些言行体现了这一特点??

有追加分`

1.承上启下
2.谦虚,表现在“岂有说乎”,还表现在他很诚恳的接受了教导。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附上原文: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孙叔敖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楚国名相,蒍氏,名敖,字叔敖,一名蒍猎,蚡冒之后,“世为列姬,国地朝廷”。祖父蒍吕臣曾官拜楚成王令尹。父亲蒍贾,任楚国司马。孙叔敖出生于郢都(纪南城) 北海子湖边白土里(又称孙家山,今雨台山附近)。

孙叔敖少年时,曾遇两头蛇,时俗认为见此蛇者必死,他想:要死只我一人,不要再叫旁人看见。于是,他斩杀了这蛇,埋入山丘,其品德为族人赞佩(出典见《贾子》)。那山丘因而得名 “蛇入山”在今江陵城北约二十里。及成年,因父亲获罪,他举迁期思(今河南固始北境)。

约公元前605年,孙叔敖在期思雩娄( 今河南商城东 )主持兴修水利,建成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水利工程——期思雩娄灌区(期思陂),相当于现代新建的梅山灌区中干渠所灌地区。据记载他还曾主持修建芍陂(今安徽寿县安丰塘),在今湖北江陵一带也兴修过水利。

楚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孙叔敖拜为充尹,主张“施教于民”,“布政以

“一国吏民皆来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在线等!! 《伤仲永》中的“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中的"物以稀为贵罢"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以人为鉴,可知得失"这句话在我们学过的哪篇文言文中又体现? 在鲁迅的<<风筝>>一文中,如何理解”全然忘却,毫无怨言,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这句话?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父与子心灵相通的一句话,并说说这句话在父子俩心中所起的作用? 在百度搜某篇文章,问什么输入题目搜不到,输入文中某句话才会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