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购物小票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2:41:58
我在屈臣氏买了一样化妆品,可以+10元换购商品,交款的时候把10元的软糖换成了10元的身体磨沙膏,收款人以我换商品为由,没有给我任何形式的小票作为凭证,请问各位有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不管什么情况是不是都应该给顾客小票作为依据?

迷恋超市的人都知道,到大中型超市购物,没个百八十元绝对出不来。这动辄数十元,多则数百元的购物金额有零有整,计算起来绝非易事。虽有城市之光超市在购物车上提供计算器的做法,但也因某些人的“自觉”行为而告终。经常光顾超市又对收款不甚放心的消费者于是只有拼命练习心算能力。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从只能算出大致整数到精确到分、角,绝对是个锻炼的过程。

  个别洋超市的购物凭证为英文,对于好学的人来说,绝对不能放弃这个增长学问的好机会。一家超市上万种商品,吃、穿、用一应俱全。单词量之大可想而知。将购买的商品一一与小票对应,比起幼儿园看图识字来又直观了许多,符合“形象记忆”的要求。除非遇到标签比较含糊的情况(例如所有干果统称为“NUT”)外,长期积累必有收获。

  有没有意识到,每次进超市总比预期的花费要高一些?并不是商家在价格上做了手脚,而是买回了不少本没有打算购买的商品,这就是超市的“诱人”之处。积攒凭证,定期将同类产品归并分析,很容易发现消费中的一些缺陷,例如零食、碳酸饮料的消费是否过量?牙刷、毛巾等个人护理用品是否更新缓慢?食品中是否熟食干货多生鲜少?家庭清洁用品哪种性价比高……不算不知道,其间的巧妙多多,精打细算持家理财的经验便由此积累。

  由此看出,购物凭证不仅反映出各家超市的风格,更是深层的经营观念的流露,是商家揣度消费者心理采取的一些手法。消费者要学会充分利用购物小票,让消费活动更为轻松、舒畅

是被收回的,正规的做法还是要给你小票的。

一般好像都会被收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