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款自行研制的CPU的名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6:54:32

龙芯一号

龙芯1号(英文名称Godson-1)于2002年研发完成,是一颗32位元的处理器,内频(也称:主频)是 266 MHz。

2001年3月起,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正式启动处理器设计项目。
2001年3月,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始研制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被命名为“龙芯”。项目领导是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具体技术主管是研究院胡伟武。
2001年10月 龙芯的FPGA验证成功,通过中国科学院主持的“龙芯(Godson)CPU设计与验证系统”项目评审。
2002年6月 “龙芯1号”CPU研制成功。
2002年7月 “龙芯1号”CPU小批量投片成功。

龙芯
“龙芯”处理器推出个人电脑,处理器型号为ARCA-1,采用0.25微米制程,是32元位处理器,时钟频率为600Mhz,它内建了大部份设备的控制器,故此并没有南北桥芯片使用。性能如何,还是找人买一台试试好了。

只可惜是国外代工的
国内目前的加工水平达不到

龙芯1号处理器模块

一般根据应用模式的不同,将处理器分为通用CPU和嵌入式CPU,其实从结构上看这两者并无差异。通用CPU芯片的功能一般比较强,能运行复杂的操作系统和大型应用软件,嵌入式CPU芯片在功能和性能上有很大的变化范围,相对来说比通用CPU更为复杂和强大。龙芯一号处理器是一款既兼顾通用又有嵌入式CPU特点的新一代32位处理器,拥有32位MIPS指令系统,并采用一套简单高效的动态流水线,支持乱序执行和精确中断处理,采用0.18微米 CMOS工艺制造,具有良好的低功耗特性,平均功耗0.4瓦特,最大功耗不超过1瓦特。因此,龙芯一号CPU可以在大量的嵌入式应用领域中使用。不过在缓存设计上,龙芯一号有着明显的缺陷,芯片内只集成16KB容量的一级缓存(8KB指令+8KB数据),对于处理器当中起到决定作用的二级缓存却没有设计在内,而它的晶体管规模也仅有400多万,这也是他处理器性能较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龙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