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特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3 21:18:30
一个哲学家

费希特(1762~1814)
Fichte,Johann Gottlieb

德国哲学家。生于拉梅诺一手工业者家庭,早年家境贫寒,得邻人资助上学,曾入耶拿大学,后转入莱比锡大学 ,为生活所迫弃学担任家庭教师。后在耶拿大学任教,担任柏林大学第一任校长。他受I.康德批判哲学影响,主张哲学应阐明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原则和方法。他提出“自我”作为他的哲学的起点,取消康德的“物自体”。认为自我作为纯精神性活动,首先是使自己具有实在性,即“自我设定自我本身”;然后“自我设定非我”,给自我创造一个对立面。自我是绝对的、能动的,在克服了非我,并形成对自我本身和外在的非我的认识后,达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即绝对自我。这种主客体双方的矛盾构成了经济世界的全部内容。著有《全部知识学基础》、《论学者的使命》等。

Feixite
费希特,J.G.
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1762年5月19日。家贫,得人资助先后入舒尔普福塔学校、耶拿和莱比锡大学学习。1792年发表第一部哲学著作《一切天启的批判》。1793年发表《向欧洲君主们索回至今被压制的思想自由》。1794年应聘为耶拿大学教授。1799年去职赴柏林,专门从事著述和学术演讲。1805年去埃朗根大学作短期讲学。1807年回到在法军占领下的柏林,作《对德意志国民的讲演》,同时倡议建立柏林大学。1810年大学建成,他当选为首届校长。1814年1月27日病逝。
费希特曾经历法国拿破仑对德国的侵略战争和德国自由战争。他认为要挽救德意志民族濒于危亡,必须革新教育,应以道德培养为主,并实施国民教育。关于道德教育,他说,一切教育都应以培养坚强品
性为宗旨,因为“道德是人类全体的天性”。培养道德,乃是顺乎天性使人达到完整的人格(个性)。完整人格,从内容说,要有纯洁的意志和明晰的理智,从形式说,是能勇于实践的活生生的人。他认为“新教育的前提就是承认人类本性有着对于‘善’的纯洁快感”。他认为明晰的理智不在能增添知识,而在发展认识能力,这也要靠激发学生的自主活动来实现。被动的学习,只获得死知识,反而麻痹甚至扼杀认识能力。在费希特看来,智育也是为了德育。他说“新教育并非不培养学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