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是怎样产生的,简单说是供大于求还是供小于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0:56:31

通货膨胀简单地说是供大于求。在这里要弄清楚供求关系。通货膨胀简单地说就是物价上涨了,现实中流通的货币太多了。

通货膨胀的发生即是货币的供给大于对货币的需求,导致现实生活中流通的货币过多,东西多了,就变得不值钱了。所以货币就贬值了。
货币是用于交换物品与劳务的单位,货币贬值了,作为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即说明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上升了。所以通货膨胀指的就是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财政赤字的增加。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危机或弥补庞大的财政赤字,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滥发纸币。他们之所以要利用这种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是因为这种办法比起增加税收、增发国债等办法富于隐蔽性,并且简便易行。

与货币贬值不同,整体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