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包买主资本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23:56:58
还有货币地租是什么意思?
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呢?
就是包买主资本家,书上是这么写的

1、你问的应该是"买办资本家"

“买办”,从本质上讲是经纪人,是我国经纪人和经纪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的阶层。“买办”一词是葡萄牙人(Compardor“康白度”)的义译,原意是采买人员,中文翻译为“买办”。

清初,买办专指为居住在广东十三行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购人或管事,后来逐步发展为特指在中国的外商企业所雇佣居间人或代理人。买办是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作为洋行雇员身份的买办,得到外国势力的庇护,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作为独立商人的买办,又可以代洋行在内地买卖货物或出面租赁房屋、购置地产等。

鸦片战争以后,“买办制度”随着洋行业务的开展而发生了变化。买办阶层同外商利益上的共同点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独特色彩的集团,他们成了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

这些买办阶层既经营钱财的进出和保管,也参与业务经营和商品交易事宜,并常常代表洋行深入内地进行购销业务;同中国商人商定价格,订立交易合同,并凭借本身的地位,在货物的收付上取得双方的信任。他们逐渐成为外商对华贸易的代言人。随着公行的取消,买办阶层就成为垄断中外贸易的中间商,一些人逐渐失去公平的立场,趋附外国侵略势力,欺压中国商人,有时还可以在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勒索的赔款中分享“赔偿金”。

他们中的不少人富了起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买办。这些买办在民国时期被外商改称为“华经理”,以消除中国人的仇外情绪,而买办的工作性质并没有改变,除自身经营商业以外,仍是外商的高级雇员。

2、货币地租
封建地租的基本形式之一。我国通称“钱租”,是地主以货币形式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货币经济进一步发展,地主不再满足于农民所提供的劳役和实物。他们需要大量的货币购买各种奢侈品,货币于是代替了实物地租。这样,农民必须出售一部分农产品,换取货币来缴纳地租。在货币地租条件下,农民可以根据时常情况自行安排自己的生产。因此,货币地租比实物地租更能刺激农民的生产兴趣。但是,地主为了满足奢侈生活的需要,任意提高货币地租,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货币地租的出现,使封建自然经济日益卷入商品货币经济,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