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名”和“字”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8:26:20
如:名:苏轼,字:子瞻 关系:扶着轼可以向前瞻望

曹操
白居易
王之涣
屈平
李煜
宴殊
陶渊明
王安石
朱熹
杜莆
陆游
孟郊
写出这些古人的“字”
还有他们“名”和“字”的关系~~~~谢谢```

曹操,字孟德。操 与 德 都有“品行”之意。
白居易,字乐天。意思是 取“乐天”才能“居易”。
屈平 ,字原。平 与 原 都有广阔之意。
李煜 ,字重光。煜 有“(阳光)照耀”的意思。
陶渊明 ,字元亮。明 和 亮 都有"光线强”的意思。
朱熹,字元晦。熹 是天亮的意思,晦 是黑夜的意思,意思相反。
杜甫,字子美。甫 是古代加在男子名字后面的“美”称。
陆游,字务观。游 与 观 都有“欣赏,游玩”的意思。
孟郊,字东野。郊 与 野 都有“郊区,旷野”的意思,意思相近。

因为我也要跟你写相同的寒假作业啊,可是我也有几个不会写,不好意思。

古人起名取字,方式多种多样,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种。
扣合式:名与字扣合严密,共同表示一个深刻内容。例如屈原,其名平,字原,扣合而为“平原”。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扣合为“巩固”。
并列式:名与字是等同事物或同一属性的两个方面。孟子,名轲,字子舆,
“轲”与“舆”都同车有关系。东汉文学家王充,字仲任,“充”与“任”属性相同。
注释式:名与字有互相注释的作用,使道理讲得透切。东晋葛洪,字雅川,
有“大川洪涛”之意,寓有履行常规惯例,遵循和师法先贤道德规范之意,表达了远大的志向。
同用式:名与字用相同的字表示。明冯梦龙,字犹龙,同用一个“龙”字。
明末清初戏曲家李玉,字玄玉,同用一个“玉”字。
相对式:名与字对立相匹,对照强烈。南宋哲学家朱熹,字无晦,“熹”同“晦”明暗相对。现代戏剧家洪深,字浅哉,“深”同“浅”相对。
因果式:名与字互为因果,揭示出事物的规律。南宋辛弃疾,字幼安,从小根除病疾,自然得获安康。元朝马致远,字千里,骏马奔驰可致千里之意。
推导式:以其名而推其字,反之亦然。如唐张九龄,字子寿,“九龄”正属“童子之寿”也。唐李贺,字长吉,吉宿长临,正应庆贺。
呼应式:名与字互相呼应,揭示出意义。如东晋郭璞,字景纯,正是“璞玉”同“纯良”呼应。清孔尚任,字举重,“任”同“重”呼应,寓有“任重道远”之意。
仿照式:名字仿效前人,互为使用。南宋陆游,字务观,其名字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