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同一个词牌名的曲子曲调都一样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1:23:21

一般来说词牌和曲子是相对固定的,但也有例外。
需要注意异调同名的现象。
异调同名有好几种情况,
最常见的一种是在原有基础上改换字数,曲调也往往改变的,如木兰花和木兰花慢,这在词牌上一般会标明,所以不容易相混。
另一种是因为词牌的别称特别多,所以往往有别名相同的。相见欢与锦堂春的别名都叫乌夜啼,浪淘沙、谢池春的别名都叫卖花声。在这里,乌夜啼和卖花声指代的曲调就必须分清楚了。

举例:

卖花声(题岳阳楼)【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这是浪淘沙

卖花声(立春酒边)【陈著】

残梦腾腾。好鸟一声呼醒。小窗明、萧萧鬓影。当年头上,惯曾簪幡胜。到如今、有谁怀省。
东风著面,却自依然相认。哄痴儿、忺声弄景。盘蔬杯酒,强教人欢领。也微酣、带些春兴。
————这是谢池春

是的,毫无疑问,因为早期的词就是用来唱的,而词牌就是用来规定一首词整体格调和旋律的.同一个词牌的词"曲调"是一样的.

一样的...

卜算子·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