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辩论资料:教育是释放\束缚人的心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5:25:21
希望高手能提供此辩题正方及反方陈述\总结\辩论的现场模拟辩论文字,谢谢!
我主要求的是教育是束缚人的心灵,希望多给这方面的论点论据,谢谢!

你的要求高了些,这个辩题比较冷门,网上很难找到资料。而且依赖这样的资料也不是好事。

想必你在拿到这个辩题时觉得十分棘手,但是棘手的辩题多了是了,没一个不能辩的,之所以棘手只是因为你还没能对辩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理解。

以下从百度百科摘取一些有关教育的定义,你在百科输入教育词条可以看到全部。

教育的基本定义

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

教育的解释

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的层次提升

一般地,教育的环境可以分为:家庭环境、校园环境、企业环境、个人兴趣松散团队环境。
教育的目标可以理解为,自谋求个人的生存技能开始,到谋求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类命运持续科学化、幸福安全的高科技,用以造福人类,没有止境!

科学的教育是立体的,它分为3个层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指对学生智商(IQ)的提高为目的教育行为。
家庭教育:指对学生情商(EQ)的提高为目的教育行为。
社会教育:指对学生德商(MQ)的提高为目的教育行为。

三个层面相互交融、重叠和互补,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吧,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育束缚人的心灵这点,在狭义上有优势,在广义上占劣势。

注意这条:学校教育:指对学生智商(IQ)的提高为目的教育行为。定义上一定要把教育定义为狭义,如果在广义上辩,基本没空间了。

好了,从这个漏洞出发,就有立论的基本点了,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智商,高智商低情商自然可以造成心灵的束缚。

从历史上看,科举制度作为一种愚民政策,是以束缚人的心灵为目的的。有句名言忘了谁说的:“当你教一个人东西,他再也不去学了。”学校教育传授给了学生太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