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单位制的优点(至少说出四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1:34:58
简洁就好 别搞太复杂了

“国际单位制”符号为“SI”,是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把1954年的“实
用单位制”正式定名而成的.
一.国际单位制的构成原则
国际单位制的构成原则是单位制标准化,而不是单位标准化,对基本单位用文字定义的,绝大部分单位通过选择与基本单位相联系的方程式给出定义,即采用一贯性原则构成导出单位,以避免多种单位制和单位并存.
一贯性原则就是用来确定导出单位的定义方程式中取比例系数为1,由基本单位相乘、相除或乘方、开方等求得导出单位,这样的导出单位称为一贯导出单位,而由基本单位和一贯导出单位构成的单位制称为一贯单位制。“一贯”的含义是指在基本单位已确定的某一学科范围内,其他单位首尾一贯地由基本单位和一贯导出单位求出,而不附加任何不同于1的系数。
例如:通过定义方程式v=k÷来确定速度(v)的单位,应首先令系数k=l,以保证一贯性,并以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米(m)和秒(s)为距离(s)和时间(t)的单位,便可得到速度的单位是[v]=m/s(米/秒)。
若再通过定义方程式a=k÷来确定加速度(a)的单位,时间单位仍然应该采用秒(s),速度的单位用一贯导出单位米/秒(m/s)为单位,并且仍应该令k=l,而得到加速度的国际单位制一贯单位为[a]=(m/s)/s=m/s,即米/秒.
二、国际单位制的组成
国际单位制是由国际制(S 1)单位、国际制(S 1)词冠和国际制(S I)单位的十进倍数单位与分数单位三部分组成。而国际制(s 1)单位又是由国际制(s 1)基本单位和一贯导出单位组成的.
国际制(S 1)基本单位有七个,即长度单位--千克(kg),时间单位--秒(s),电流强度单位—安培(A),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
另外,还有两个国际制(sI)的辅助单位,即平面角单位弧度(rad),立体角
单位球面度(sr).
利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就可以导出各个科学领域内应用的
一切单位。例如,利用米、千克、秒和两个辅助单位,导出了全部力学和声学
单位;通过米、千克、秒和安培导出了全部电学和磁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