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取出质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4:49:04

质粒大量提取之碱裂解法

该法是R.Treisman尚未发表的方法,同时也是Brinboim和Doly(1979)及Ish-Horowicz和Burke(1981)所用方法的改进。该方法对于目前使用的所有大肠菌菌株都卓有成效,并可与随后的纯化步骤,如聚乙二醇沉淀或氯化铯-溴化乙锭梯度平衡离心等,一并联合使用。注:括号中给出的体积可适用于未经氯霉素处理的培养。
试验准备:
1、 溶液I:50mmol/L葡萄糖 25mmol/L Tris.Cl(pH8.0) 10mmol/L EDTA(pH8.0)溶液I可成批配制,在10 lbf/in2(6.895x104Pa)高压下蒸气灭菌15min,贮存于4℃。
2、 溶液Ⅱ: 0.2mol/L NaOH(临用前用10mol/L贮存液现用现稀释)1%SDS 盖紧瓶盖,缓缓颠倒离心瓶数次,以充分混匀内容物。于室温放置5-10分钟。当溶液的pH值低于8.0时,溶菌酶不能有效工作。防止NaOH接触空气中的CO2所以要现用现配。
3、 溶液Ⅲ:5mol/L乙酸钾 60ml 冰乙酸 11.5ml 水 28.5ml。所配成的溶液对钾是3mol/L,对乙酸根是5mol/L。
溶菌酶溶液: 10mg/ml,溶于10mmol/L Tris.Cl(pH8.0)。

试验步骤:
1 将冼过的500ml 培养物的细菌沉淀物,重悬于10ml(18ml)溶液I中。
2 加1ml(2ml)新配制的溶菌酶溶液。
3 加20ml(40ml)新配制的溶液Ⅱ。
4、 加15nl(20ml)用冰预冷的溶液Ⅲ。封住瓶口,摇动离心瓶数次以混匀内容物,此时应不再出现分明的两个液相。于冰上放置10min,会出现一白色絮状沉淀。沉淀应包括染色体DNA、 高分子量RNA和钾-SDS-蛋白质-膜复合物。
5、 用SorvallGS3转头(或与其相当的转头)于4℃以4000rpm离心15min,使转头自然停止转动。如果细菌碎片贴壁不紧,则可以5000rpm再度离心20min, 然后尽可能将上清全部转到另一瓶中,弃去残留在离心管内的粘稠状液体。未能形成致密沉淀块通常是由于溶液Ⅲ与细菌裂解物混合不充分。

6、 用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