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恩河战役刚结束小毛奇就对威廉二世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7:42:45
为什么马恩河战役刚结束小毛奇就敢断言德国大势以去?他的具体理由和依据是什么?
胜败乃兵家常事,小毛奇凭什么就敢肯定马恩河战役战败了德国就大势已去不会有取胜的可能?

当时 在东线监视俄国的只有九个师 而在西线投入作战的是德国的精华 七个集团军七十八个师 德国的计划是 西线速战速决 然后集中力量在东线 结果 马恩河会战结束后 彻底破灭了德国西线决胜的希望 并且 自己的兵力被大量消耗 在自己的军队力量完整的时候 德国尚且无法两线作战 更何况是在如此情况下 再加上 德国的战略目的彻底破产 从战略上已经陷入被动挨打的地步 再加上国力不继 任何明眼人都知道这场战争对于德国已经没什么希望了。

此战德国欲用“闪电战”击跨并攻占法国,以克服本就没多少军队与军事后勤资源的国情的弱点,但是此战却没达到战略甚至战役目的。反而消耗过多军队与物力,同时给军队蒙上了失败的阴影,军心和战斗意志大为缩减,小毛奇认识到若想达成最终明显后继不济,所以才有此语。

德国人永远的梦厣是两线作战,从威廉到希特勒都是如此。德国人本来的如意算盘是通过速决战打败英法,解决西线的问题,然后腾出手来解决东线的问题,马恩河战役让这一切都成了空,德国人摆脱不了两线作战的悲剧,战争已经失败了!

德国综合国力不及英法,因此必须依靠强大的军队速战速决。结果德国突破中在马恩河遭到英法联军顽强阻击,丧失了速胜的机会,英法有了足够的时间重整防线。战争进入持久的阵地战阶段,这样综合国家和战争的持续能力就是决定性的了。德国没有殖民地,无法有足够的资源支持长久作战,一旦陷入阵地战的泥潭必然失败。一战的结果也正是如此。
失去了突袭的机会,在英法全面备战的情况下再发动一次突袭的成功机会等于零。

因为他精通天干地支,奇门遁术
懂五行,知八卦,善于从细微洞察事务的规律
古代孔明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