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长城的利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22:05:37
请各位帮帮忙 建造长城有什么利与弊???

关于长城的利弊、成败、得失,在兴建时就有争论。长城的“总工程师”蒙恬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自杀前也进行过反思:“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修长城,“绝地脉”,暂不作评论,也许蒙恬作过调查研究,应该有发言权。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为秦王朝的老臣,此时已强烈地察觉到大厦将倾的亡国危机,更令他痛心彻骨的是这个危机和他主持修建的一号工程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方有“绝地脉”的深沉感叹。

但司马迁却对蒙恬的反思,不以为然:“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司马迁对蒙恬的严厉批评,是击中要害、切中时弊的。他反对“地脉”说,直截了当指出修长城,在天下之心未定,“伤者未瘳”之时不“振百姓之急”,不“养老存孤”,不“务修众庶之和”,是战略决策的重大失误,蒙恬作为项目的主持人,一代名将,难逃其责。

贾谊在《过秦论》中对秦王朝的兴起和灭亡作了深刻分析,他指出:“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知休养生息,反而劳民伤财,大兴土木,长城是“一号工程”,阿房宫是“二号工程”,始皇陵是“三号工程”,动辄驱使近百万民众,耗时十几年,民不堪忍受;陈涉吴广揭竿而起,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

长城对秦始皇而言是柄双刃剑,既是纪念碑,又是坟墓,长城为巩固秦王朝统治而修,同时也是结束秦王朝统治的直接动因,生存与消亡、稳定与动乱这对矛盾在长城这一工程中奇妙地依存共生,这正是历史无情的嘲弄。

2.凿离堆,兴建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为统一中国所作出的重大的政治经济举措,它的着眼点是解决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关于水运和国运的关系,在周幽王二年,周大夫伯阳甫(一说其为周柱下史老子也)曾有精彩论述:“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昔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