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悦己为者容 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5:31:07

士-男人,为-愿意、为了,知己者-了解自己的人,死-死亡、去死。
女-女人,为-愿意、为了,悦己者-喜欢自己的人,容-打扮。
语出《战国策·赵策》:“晋阳之孙豫让事知伯,知伯宠之,及赵襄子杀知伯,豫让逃山中,曰:‘嗟呼!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矣。 ’”后来,他变易姓名,漆身吞炭,使人认为不出自己,但几次刺赵襄子,都被赵襄子发现了,赵襄子因为他是义士而没有杀他。最后一次刺杀赵襄子,赵襄子说: “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原来范、中行氏并不是豫让的知己,只有知伯,把他看作国士,才是他的真正知己,所以他要用死来报答。
这句话,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信条,它反映了因为知音难得,人们为了报答知己,虽万死不辞的精神。尤其是知识分子,一方面是洁身自好,“凤非梧桐不栖”;一方面是士为知己者死,如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辅佐后主,鞠躬尽瘁,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向往、倾慕的典范。

一直都不很明白,“女为悦己者容”的“悦己者”该作何解释,是“喜欢自己的人”,还是“欣赏自己的人”,或者干脆是“取悦喜欢自己的人”?
拥有西施昭君的沉鱼落雁,貂婵玉环的闭月羞花之容,似乎永远是女人们的梦想,可几千年了,能流芳百世的也只这四美女,但显然这并没有让爱美的女人们放弃追求,她们仍一如既往、乐不知疲的编织着这个美丽的梦。
黛玉在《葬花吟》里悲道:试看春尽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屈原的《离骚》更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竟将君王暮年衰老的悲哀喻成美人迟暮,可见古来对女子的容貌是何等的看重。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女子的才学,有句老话,女子无才便是德。方鸿渐在与唐晓芙的约会时说,说女人有才学,就仿佛赞美一朵花,说它在天平上称起来有白菜和蕃薯的斤两,真聪明的女人决不用功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懒。。。
和方鸿渐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说法是:赞美女人,你最好说她漂亮,如果她确实很丑,就说她温柔贤惠,如果她也不温柔贤惠,就说她聪明能干。真不知是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如此的轻信与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