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吾的生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01:11:11

李健吾(1906.8.17-1982.11.24)山西运城人。常用笔名刘西渭。从小喜欢戏剧和文学,在北师大附中求学时就开始写作。曾与同学赛先艾等组织曦社,编辑《国风日报》的文艺副刊《爝火旬报》,常在《晨报副刊》、《语丝》发表作品。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在中文系后转入西洋文学系,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1年赴法国巴黎现代语言专修学校,研究福楼拜。1933年回国,在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编辑委员会工作。1935年任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孔德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时期,是上海“孤岛”话剧界的成员。抗战胜利后,与郑振铎合编《文艺复兴》杂志。与黄佐临等创办了上海实验戏剧学校,解放后继任该校(改名为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戏剧文学系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1964年调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早期写过小说,短篇《终条山的传说》曾被鲁迅选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他还是现代重要的戏剧家。他的评论分别收入《咀华集》和《咀华二集》。译有莫里哀、托尔斯泰、高尔基、屠格涅夫、福楼拜、司汤达、巴尔扎克等名家的作品,并有研究专著问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著作书目:

《西山之云》(短篇小说集)1928,北新
《一个兵和他的老婆》(中篇小说)1929,歧山书店
《无名的牺牲》(短篇小说集)与李卓吾合集,1930,歧山书店
《坛子》(短篇小说集)1931,开明
《心病》(长篇小说)1933,开明
《梁允达》(话剧集)1934,生活
《福楼拜评传》1935,商务;1980,湖南人民
《母亲的梦》(话剧集)1939,文生
《意大利游简》(散文集)1936,开明
《以身作则》(话剧)1936,文生
《咀华集》(评论)1936,文生
《这不过是春天》(话剧集)1937,商务
《新学究》(话剧)1937,文生
《希伯先生》(散文集)1939,文生
《十三年》(独幕剧)1939,生活
《使命》(短篇小说集)1940,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