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和黄兴在后期产生了什么矛盾和分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8:53:16

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没有人会怀疑孙中山和黄兴是一对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但就是这一对亲密战友,在辛亥革命前却差点关系破裂。事情缘于为选用民国国旗而起争执。

  据《章太炎自定年谱》和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记载,1906年,同盟会集会研究革命方略,并讨论日后所用的中华民国国旗。孙中山主张用他的乡贤、已牺牲的战友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但黄兴却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觉得青天白日旗设计不美,而且和日本太阳旗又相近似。孙中山于是稍稍作了让步,提出旗子可改作红蓝白三色,这样既符合自由、平等、博爱的真义,又增添美观。不料黄兴还是不予接受。

  这下孙中山不高兴了,他说,“仆在南洋,托命于是旗者数万人,欲毁之,先摈仆可也。”谁如果想废弃这面旗帜,就先将他排除———显然,在孙中山眼里,分明已视青天白日旗比他的生命更重要。

  见孙中山发脾气,黄兴也火了,发誓要退出同盟会。后来宋教仁也在日记中提到,因孙中山在国旗方案上坚持己见,“固执不改,并出不逊之言”,黄兴突然告诉他要退出同盟会,断绝一切关系。

  当然,这些都是当事者的一时愤激之言,冷静下来后,大家还是进行了沟通,各自阐述了看法。黄兴主张用“井”字旗,认为井田是社会主义的象征,表示平均地权的意思。此语一出,则轮到孙中山说“井”字旗不美了,不仅不美,“又嫌有复古思想”。

  不过最终黄兴还是顾全大局,作了让步。而且他言必行,行必果,在后来亲自指挥的军事行动中,都采用了孙中山主张的旗帜。直到民国成立后,1912年5月10日,经参议院议决五色旗为国旗,青天白日旗为海军旗。孙、黄二人的旗帜之争终告偃旗息鼓。

  顾全大局———这是黄兴身上一个突出的亮点,也是他鲜明的革命性的体现。这一点,在他兢兢业业辅助孙中山从事革命事业上,尤为明显。对此,我们只要将历史上两次“倒孙”事件重新梳理一下,便可知晓。

  第一次“倒孙”事件发生于1907年3月4日,当时章太炎、张继、陶成章等人就潮州、惠州等地起义失败和孙中山分配赠款一事,要求罢免孙中山同盟会总理职务,改选黄兴为总理。

  黄兴则决然表示,“革命为党众生死问题,而非个人名位问题,孙总理德高望重,诸君如求革命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