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稻螟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5:26:18
拜托了,最好附图片

稻螟虫
rice stem borers

稻的害虫。属鳞翅目。中国的常见种类有:螟蛾科的三化螟、褐边螟、二化螟、台湾稻螟和夜蛾科的大螟。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是水稻的历史性大害虫。
在中国 ,三化螟主要分布在北纬 37°~ 38°以南各稻区;二化螟在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大螟分布于黄河以南 ;台湾稻螟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褐边螟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和福建部分地区。三化螟单食性,只为害水稻 ;其他4种还为害茭白 、甘蔗、高粱、玉米 、粟和小麦;大螟还取食芭蕉、椰子。三化螟( 图1)、二化螟(图2)和大螟(图3)均1年发生 2~7 代;褐边螟在华中稻区1年4代;台湾稻螟在广州附近1年 4~5 代。各螟虫的发生代数有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的趋势。

图片
http://www.agrisci.com/images/04080351.jpg

  稻螟虫,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蛀禾螟属的一种昆虫。 水稻害虫。俗名水稻钻心虫。

  三化螟雄蛾翅展18~23毫米,前翅灰褐色,中央有一不明显小黑点。雌蛾翅展24~36毫米,前翅黄白色,中央有一明显黑点。卵粒积集成长椭圆形卵块,其上覆盖褐色鳞毛。老熟幼虫体长14~24毫米,淡黄绿色。蛹瘦长,长12~13毫米,蛹外包有薄茧。褐边螟蛾与三化螟近似,但前翅中央有3个褐点,前缘有褐边;卵块上盖淡黄色鳞毛;幼虫头部深褐色;茧较厚。二化螟雄蛾翅展20~25毫米,前翅近中部有4~5个黑点,外缘有7个小黑点;雌蛾翅展25~31毫米。卵粒鱼鳞状排列成带形卵块。老熟幼虫体长24~27毫米,头部红褐色,体淡褐色。蛹长11~17毫米,圆筒形。台湾稻螟雄蛾翅展18~23毫米,前翅中央有4个带金属光泽的深褐色斑,外缘有7个小黑点;雌蛾翅展23~28毫米。卵粒鱼鳞状排列成长带状卵块。老熟幼虫体长16~25毫米,头部褐色。蛹长9~11毫米。大螟蛾翅展27~30毫米,前翅近长方形,中有纵行暗褐宽带纹。卵半球形,卵块带状。老熟幼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