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寻找一个大家都应该知道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9:02:04
我想找一个故事的原文,内容我大概记得是:村里好多男丁都去对抗洋鬼子(还是日本鬼子),作者帮村里的妇女写信给老公和亲人,有一个妇女给了一张她的照片给作者,照片时村里人被敌人用枪指着照的,让作者告诉老公不要忘记耻辱,努力抗战。
我需要原文,加作者。

17 相 片

正月里,我常替抗属写信。那些青年妇女总是在口袋里带来一个信封,两张信纸。如果她们是有孩子的,就拿在孩子的手里。信封信纸用起来并不方便,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纸,亲手折叠、裁剪成的。可是她们看的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这是因为她们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完全地表达了她们的心意。那天,一个远房嫂子来叫我写信给她的丈夫。信封信纸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相片。 这是她的照片,可是是一张旧的、残破了的照片。照片上的光线那么暗,在一旁还有半个“验讫”字样的戳记。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这相片照的不像!” 她斜坐在炕沿上笑着说:“比我年轻?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 “不是年轻,是比你现在还老!” “你是说哭丧着脸?”她嘻嘻地笑了,“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 她这是从敌人的“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烧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为了忌讳,撕下了自己的照片。 我好奇地问,“你不会另照一个给他寄去吗?” “就给他寄这个去!”她郑重地说,“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是什么样子!你看这里!” 她走过来指着相片角上的一点白光:“这是敌人的刺刀,我们哆哩哆嗦在那里照相,他们站在后面拿枪刺逼着哩!” “叫他看看这个!”她退回身去,又抬高声音说,“叫他坚决勇敢地打仗,保护着老百姓,打退敌人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让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 这就是一个青年妇女,在新年正月,给她那在前方炮火里打仗的丈夫的信的主要内容。我觉得只有这种崇高的心意,才能和那为人民的战士的英雄气概相当。 相片》叙述了一位农村妇女给战火中的丈夫寄相片、写信的事,借以表达老百姓对战争的痛恨,对幸福和自由的渴望与追求。文章语言通俗简单,情感深沉含蓄,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是其写作上的特点。 本文作者是孙犁(1913~2002),小说家、散文家 ,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代表作为《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的苇》等。他的作品多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