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中对比的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8 10:14:00
有那几处对比及作用,表达什么感情

  1. 《五人墓碑记》是明代张溥的作品。本文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歌颂了其中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

  2. 对比手法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手法之一,文章围绕“义”字,从四个方面把这五个人与其他人进行了对比。

    一、 暗淡无光与光明耀眼,从死的意义上把五人与众人进行对比。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徙、草野之无闻者,这些人死后就被人们忘记了,“死而湮没不足道”了,因为他们是病死的,老死的,不是为“义”而死。这五个人的死却不然,死后十一个月了,人们还记得他们,还在请于当道,要为他们重建坟墓,旌其所为,他们是“激于义而死”的,他们像一轮红日照耀着人们的心灵,死后能光明耀眼。

    二、 见风使舵与伸张正义,从对待真理的态度上把五人与官员进行对比。“缙绅而能不移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在魏忠贤当权的时候,多少官员害怕被罢官,害怕被关,害怕被杀,屈服于他们的淫威,折节移志,见风使舵,阿附他们。这五个人却能“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为了维护真理和正义,面对邪恶势力,不犹豫,不害怕,不退缩,敢于抗争,伸张正义。在“当刑”的时候,仍能“意气扬扬”,神情自若,他们的勇敢,坚定不移,敢于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那些官员怎能相比?

    三、 辱人贱行与光明磊落,从人格上把五人与阉党进行对比。魏忠贤的党羽,在他们得势的时候,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等到他们失势的时候,为了逃避惩罚,有的“剪发杜门”,有的“佯狂”,真是丑态百出,人格低贱。而这五人面对死亡,面无惧色,大骂阉党,从容就义。

    四、 遭人唾弃与受人爱戴,从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上把五人与阉党进行对比。魏忠贤的党羽在失势后企图逃避惩罚,四处躲避,可是不能“容于远近”,惶惶如过街之鼠,人人欲食之肉,寝其皮。这五人死后,有人愿出重金买他们的头颅,让他们身首合一。死后近一年了,还被人们怀念,人们为他们修墓,立碑,写碑记。“四方之士”来此凭吊,为他们落泪,仰慕他们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