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的断电优先归位是一种什么技术?和硬盘的断电保护技术是一回事么,请分别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4:30:53
它们的产生年代分别是什么时候?03年的硬盘遇到突然断电的时候还会不会出现
硬盘运行时,硬盘在高速旋转中,读取指针离盘面有一定距离,但是断电后,盘还是要旋转一会才能停止,而指针就立即和盘接触了,会对盘面产生划痕,产生坏道!
这种情况?

这是温彻斯特技术

1973年,IBM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硬盘IBM 3340。这种硬盘拥有几个同轴的金属盘片,盘片上涂着磁性材料。它们和可以移动的磁头共同密封在一个盒子里面,磁头能从旋转的盘片上读出磁信号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是用的硬盘的祖先,IBM把它叫做温彻斯特硬盘。

IBM 3340

“温彻斯特”这个名字还有个小小的来历。IBM 3340拥有两个30MB的存储单元,而当时一种很有名的“温彻斯特来复枪”的口径和装药也恰好包含了两个数字“30”。于是这种硬盘的内部代号就被定为“温彻斯特”。

有趣的事实 Interesting Facts

■一个普通的硬盘磁头相对盘片的移动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数百公里。
■世界上第一块温彻斯特硬盘IBM 3340的容量是60M,而今天主流硬盘的容量大约是它的1000倍。

温彻斯特硬盘采用了一个了不起的技术:它的磁头并不与盘片接触。可以想象,如果要提高存取数据的速度,硬盘的盘片就应该越转越快。但是如果磁头与盘片接触,那么无论采用什么材料都不可能胜任这种工作。技术人员想到让磁头在盘片上方“飞行”,与盘片保持一个非常近的距离。这个想法是可行的,因为盘片高速旋转会产生流动的风,只要磁头的形状合适,它就能像飞机一样飞行。这样,盘片就能旋转的很快而不必担心磨擦造成的灾难。磁头被固定在一个能沿盘片径向运动的臂上。由于磁头相对盘片高速运动,并且二者距离很近,哪怕是一丁点灰尘也会造成磁盘的损坏。所以,盘片、磁头和驱动机构被密封在了一个盒子里。

1980年,希捷(Seagate)公司制造出了个人电脑上的第一块温彻斯特硬盘,这个硬盘与当时的软驱体积相仿,容量5MB(可以想象,这种容量在今天什么也做不了,但是在当时对于个人电脑却是个天文数字)。

硬盘容量的提高依赖于磁头的灵敏度。如果磁头越灵敏,就能在单位面积的区域上读出更多的信息。80年代的硬盘使用所谓的薄膜磁头,后来,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材料,这种材料的电阻能随磁场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现在通用的“磁阻”磁头。高灵敏度的磁头为高密度的存储提供了可能。

今天,尽管我们的硬盘能够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