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书。楷书有何分别,他们的名称由来是根据什么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7:51:34

隶书也称作“佐书”、“史书”。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把篆 书圆转的笔划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划化,以便书写。始创于秦朝, 普遍使用于汉、魏。隶书有两种,一是秦隶,一是汉隶。秦隶又叫古隶。晋 卫恒《四体书势》记载:“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 曰隶字。”程邈创隶书的传说。秦朝的文字原是篆书,但因奏事繁多,篆字 难写,于是隶人整理文书时产生了一种应急字体,称为隶文。“隶书者篆之 捷也”,就是说隶书是小篆的简捷写法。即是把小篆圆转弧形线条,变成方 折平直,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汉字符号化,笔划也进一步简化。所以秦隶的 产生,在汉字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金 文、篆书都属于古文字的范畴,而隶书和楷书,则属于今文字的范畴了。汉 隶又称今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来的,大约在西汉中期已经成熟。 现在看到的汉隶,主要是石刻,也有一部分木简。汉隶和秦隶的主要区别是: 秦隶的笔形平直方折,汉隶的撇、捺和长横有波势。

  楷书是汉字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之一,又称"今隶"、"真书"、"正书"、"正楷"等。因其形体方正可作楷模而故名。它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更是楷书的黄金时代。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发展演变慢慢退化而成的。早在东汉时代的简、帛及器物上以能看到一些楷书得体势,《熹平石经》的正方字,《张迁碑》的方劲用笔,实际开启了楷书的先河。
  楷书的特点,从总体上看,楷书呈长方形,结体也比隶书紧密,用笔也很丰富细腻。写起为也要比隶书灵活捷便,从楷书创立之后,它就代替了隶书正统地位,经过长期的试用证明了它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一种书体。千年来一直是官方所采用的正式字体,也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