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了,生活质量降低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1:15:42
我们国家GDP上涨了不少,人民币也升值了,但我回乡下看到,人民生活较去年前年差了好多,有些家庭几天才买一次肉......
不是有好多人富了麼,说什麼部分地区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了,怎麼会这样?
人民币升值不一定会物价上涨的,相反可能会下跌。前几年有过如些现象!人民币贬值,物价就一定上涨!

谁把我们拉进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中国经济五年发展“成绩单”:过去五年来,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世界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13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29位。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已由原来的第6位跃居第4位,按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看到这个消息,不免令人振奋。一不小心,我们也过上了中等收入国家的生活。可仔细想来,仍有许多感慨,中等收入国家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究竟有谁过上了中等收入国家的生活?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又是谁的功劳?

如果中国仅凭借极少数人的高收入,把大多数人拉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那么,这个中等收入国家的荣耀能说明什么呢?或许只能说我们目前的收入差距太大、太离谱了。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起点约为3470美元和上限8000美元。以家庭年均收入来衡量,根据我国相关学者的三重换算认为,家庭年均收入下限6.5万元,上限是18万元左右,同时考虑到我国地区间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较大,最终被界定出来的标准约为6万-50万。

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按3口之家算,每个家庭平均年收入已经超过了6万元。试问,你身边和你了解的家庭,年均收入达到6万的有多少?更不要提上限的50万了。

所谓中等收入国家的概念,除了人均GDP要达到一定标准之外,还有更多内涵。如人民生活较富裕、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住房消费的比重在初步富裕阶段迅速上升为15%、交通通讯类支出持续快速增长、文化教育服务类支出快速上升、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且快速上升等等。

回头看看我们自己,上述那些指标的达标情况又怎样呢?目前人们普遍对猪肉价格如此关切,大家关心的是柴、米、油、盐价格,而其他真正反映中等收入国家生活质量的指标又有谁关心,又何从谈起?

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自然无可置疑。那么怎么来看这样的数据?这样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呢?或许只能说明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还在持续加大。比如,根据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与消费研究室主任陈新年的研究,按照“家庭年收入5.37万至16万元、个人年收入3.4万至10万元”作为标准,目前我国的中等收入者家庭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