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嫦娥一号要经过多次变轨才能到达月球?难道不可以直接发射到月球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3:57:37
为什么经过多次变轨可以节省燃料呢?有什么理论依据?

11天后进入月球轨道,不能简单的用地月距离除以速度。卫星要经过四次在地球轨道上的变贵在能进入月球轨道,在月球轨道上进行三次变轨,才能进入最终的轨道。

不会返回了.如果在一年内圆满实现所有预定科学目标,“嫦娥一号”可能以撞月谢幕。而撞月时,“嫦娥一号”将近距离拍摄月球的高分辨率照片供地面分析。

“嫦娥一号”卫星探月,要飞行38万公里。它并不是直接奔向月球,而是先围绕地球转三圈,然后奔向月球。“嫦娥”奔向太空之旅的线路,就是南京大学的专家参与设计的。南大天文系的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它将先后通过三个轨道———调相轨道、地月转移轨道、环月轨道。

“嫦娥一号”在调相轨道上第三次到达近地点时,和第一次到达近月点时的两次点火变轨最为关键。前者可让卫星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后者则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环月轨道。这两次变轨都是短暂和唯一的,无法重新来过。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前,“嫦娥一号”在最佳位置加速进入最佳轨道的时机只有半个小时,过了这半个小时,就很难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了,因此绝对不能错过。

在距离月球200公里圆形轨道上,“嫦娥一号”的探测视野能全面覆盖月球,并获取较高分辨率的图像。据介绍,目前国外立体的月球地图只有两三幅,且做得不完整。“嫦娥一号”将搭载一台CCD立体相机和一个激光高度计,两者结合绘制完整细致的立体月球地图。

变轨的目的时改变卫星运行轨道的离心度,很显然卫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地球在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每改变一次轨道,卫星的速度就会在地球的引力场中加速一些,所以多次改变轨道就可以节省燃料已达到更高的速度。你小时候玩过蹦床没有,运动会也有这个项目,运动员不是一次就能跳那么高的,跳上几次就可以达到很高了,他们是利用的同样的物理原理。

变轨虽然时间上要长一些,但是能节省很多燃料以节约开支

你可以做一个实验:用一根绳子把你的手机拴住,然后挥动绳子让手机做圆周运动,使劲转动1分钟后松手。

然后,把手机上的绳子解下来,回到起点用手直接扔出去,比较一下两次投射的结果哪个比较远?

嫦娥也是一个道理

可以啊,不过要浪费很多燃料,火箭要做的很大,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