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珍珠港》中,日军军官在袭击完珍珠港过后,所谓停止第三轮攻击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03:02:25
第三轮攻击到底是什么?

在偷袭珍珠港原先作战方案中有三波攻击。第一第二波主要针对战斗目标,如军舰、飞机、高炮、雷达等。第三波针对非直接战斗目标,如船坞、油库、导航站等。意图非常清楚。就是先叫你没有还手能力。然后慢慢收拾,彻底摧毁。但是第一第二波攻击后虽然取得了辉煌战果。但没有找到美国的航空母舰。头脑冷静的南云忠一中将认为不能算完全摧毁了美国的反击力量。害怕美国航母赶回来。就决定见好就收。取消第三波攻击,立即返航。他说真正的战争刚刚开始。一定要把舰队完整地带回日本。
对于南云的这个决定历史评论分歧很大。我个人认为他这个决定在当时是明智的。我们不应该以现在知道的全面情况和战争结局来评价当时的决定。因为第三波攻击说实话效果有限。炸掉点船台油库什么的按美国的能力几星期就可恢复。而万一美国航母赶回来的话必有一番恶战。损失难以预料。
楼上‘有客夕来’说得是对的。南云忠一最后在塞班岛的一个山洞里用手枪自杀。我有幸曾参观过这个山洞。

是对珍珠港内的油库和船场等目标的轰炸,但是当时的日本指挥官认为目的已经到达所以放弃了攻击,以后的历史证明这是一个愚蠢的错误,美军战损的战舰能够得到及时的修理,投入到不久以后的海战中去,这位指挥官本人也在著名的炸弹换鱼雷战例中战死。

对于第三轮攻击,有两种说法。一是楼上朋友所讲,要求继续对珍珠港未受攻击的海军储油库和修船厂进行摧毁,以延缓美国太平洋舰队恢复战力的时间。一是日本联合舰队一部分军官对未能找到美国航空母舰表示遗憾,要求继续进行巡歼。

此外,楼上朋友提到的日本指挥官应为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炸弹换鱼雷的战例是中途岛海战,他本人并没有战死在这次战斗中,而是死于后来的美军越岛作战的塞班战役中。

本来有第三波攻击,但考虑到美国的航空母舰都不在港内,害怕受到反击,保住已有战果,所以停止第三波攻击。

日军计划进行三次进攻完成偷袭珍珠港任务,二轮进攻后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