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问各位大侠,三国里诸葛亮为什么非要从祁山出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7:31:48
敬问各位大侠,三国里诸葛亮为什么非要从祁山出兵?他为什么要舍近而求远呢?并且7 次出兵都无功而返?

1。一共就出了两次祁山
第一次和最后一次。。。

2。什么叫舍近求远?如果你说子午谷的话,1是因为这个计划太冒险,蜀汉刚恢复元气,没有那么多实力来分兵,2是不符合诸葛亮性格
3是因为占陇西,发展骑兵,循序渐进,而图天下,这个计划更保险
如果不是错用马谡,结果就不一定了。。。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3。什么叫无功而返?
第一次败了,没话说
第二次打陈仓,围魏救赵,吸引了张合打吴的3万兵士,减轻了盟国压力,撤退时还稍上了王双
第3次收复了武都,阴平两个郡
第4次是防守战,司马没占到一点便宜
第五次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精锐部队的装备),懿还保营,打得司马不敢出营
最后一次对峙5丈原。。。

5次北伐,只有两次走了祁山

诸葛一生唯谨慎

六出祁山
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今陕西眉县南)攻郿城(今眉县北)的态势,以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肃西和县祁山堡)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为张颌所败,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今陕西宝鸡西南),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亮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己率部回师。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此时李严假传刘禅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颌。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