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5:55:47
求论文一篇

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无论是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对发展问题都非常关注,并且根据我国的发展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论断,那么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当然在我们急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问题,科学发展观根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我国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所以可以这样说,没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奠定基础,也就没有科学发展观。而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极大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发展思想,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需要,明确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所

  十六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党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说他们有很大的共同之处,都是为了使中国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帅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是我们做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的要求和实现的途径。
  科学发展观按最一般的理解指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观。现在我们所说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特指概念或者说是一个特称概念。它专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如果从我们上面说的广义的科学发展观理解,凡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有利于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应当说都是科学的发展。
  那么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讲,要做到科学发展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以说这就是对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界定。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精神就是为了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那么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这对于没有实现温饱的地区是完全适用的。欠发达地区虽然和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上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然对于欠发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