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分开”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1:25:33

说简单点,以前(包括现在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在中国的医疗体制中,患者在医院诊断和治疗之后,如果要使用药物治疗,就必须到医院的药房拿药,而现在,医院药房的收入成为医院正常经济运转的重要部分,这样就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药价过高,因为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所以,一些经济层面上的学者开出了治疗这些痼疾的“药方”:医药分开,希望通过把权限分开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现实的操作中。。。

医药价虚高突出的现象之所以难以根治,也与我国医院既看病又卖药,医药不分家有关。在医药不分家的运行体制下,我国的许多医院已把自己演变成了一个超级大药房。

众所周知,医药是一种特殊商品,所谓特殊就是说你一旦得了病就得用药,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而用什么药品,一般又都不是由消费者自行选择,而主要由医生开处方为患者包办。有资料说,我国90%以上的药品都是通过医院销售给患者的。至于药品的价格也都是医院说多少是多少,不像到菜市场买菜那样,消费者可以讨价还价。

那么,医生又为什么愿意开高价药而不愿意开低价药呢?这是因为药品的价格愈高,医院按固定批零差率拿到的批零差价也就愈多。

如果药品生产企业再以高定价的办法给医院回扣与折扣,对医院就更有吸引力。还有,医生多开高价药,还可能拿到一笔不菲的“处方费”。反之,如果医院推销和使用低价药品和降价药品,其所得的药品批零差价就必然减少,医生也就拿不到多少“处方费”。正因为如此,许多医院和医生都愿意给患者开进口药、“合资药”和以新药名义上市的高价国产药,而不愿意开被挤去了“价格水分”的“招标药”和根据国家规定已多次降价的低价药。这就是尽管国家已先后11次降低药价,去年年底又公布了383种药品的最高限价,以公开形式招标采购药品的制度已推行5年多,但广大患者却感到受惠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快推行医药分开的步伐。实行医生只为患者看病和开处方,而由患者拿着处方到自己信得过的药店去买药。这样做的好处是,对医院和医生来说,药品价格的高低已与其无切身利害关系,为了赢得患者,树立医院形象,就会开出治病效果较好而价格又比较合理的药品给患者;对药品生产企业而言,因为再不能用任意抬高药品价格、给回扣和“处方费”等不正当手段向医院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