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催化传感器(黑白件)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4:36:59
矿上用的爆炸气体传感器黑白件是什么原理,有什么特点??

一、用途及主要特点

1、用途

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利用其氧化燃烧特性检测空气中可燃气含量,是可燃气体专用传感器。由于它的性能好、成本低,是当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可燃气传感器。现在,我们国内生产传感器的敏感元件,达到了国际水平,已向欧美出口。

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的特点:

① 对所有可燃气体的响应有广谱性,在空气中对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LEL)以下的含量,其输出信号接近线性(60%LEL以下线性度更好);

② 对非可燃气体没有反应,只对可燃气有反应,无干扰;

③ 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

④不受水蒸气影响,对环境的温湿度影响不敏感,适于野外使用。

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

① 工作温度高,一般元件表面温度200℃~300℃ ,内部可达700℃~800℃,传感器不能做成本安型结构,只能做成隔爆型;

② 工作电流较大,国内产品100mA,国外产品200 mA ~300 mA,电流功耗大,不易做成总线连接;

③ 元件易受硫化物、卤素化合物等中毒影响,降低使用寿命;

④ 在缺氧环境下检测指示值误差较大。

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有金属丝催化元件和载体催化元件两种。前者现在使用较少,这里只介绍载体元件的传感器。

二、催化燃烧式传感器指示刻度

1、氧气对指示值的影响

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是可燃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例如甲烷(CH4)检测反应如下:

CH4 +2O2=CO2 +2H2O+891.8KJ

从化学反应式看出,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必须具有一定的当量,才能产生最大热量。在爆炸下限以下浓度,氧气过剩,产生的热量随甲烷增加而增加。在爆炸范围以上,甲烷增加,由于缺氧,产生的热量反而降低,仪器指示值下降。

另外,在空气中氧含量较少的场合,例如氮气置换的设备内部,也不能准确检测可燃气含量,这在动火分析时,特别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