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三线建设”?它对四川经济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1:10:15

所谓大三线,是指中国腹地以及西部崇山峻岭的广大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青海、甘肃的全部,加上京广线以西、长城以南的粤北、桂西北、湘西、鄂西、山西、豫西和冀西等广大地区。这些地区,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离东南海岸线七百公里以上,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起伏的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理想的战略后方。
  所谓"三线"的范围,一般的概念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共13个省区;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其中川、贵、云和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的腹地俗称小三线。根据当时中央军委文件,从地理环境上划分的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这一地区位于我国腹地,离海岸线最近在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较理想的战略后方。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实际就是除新疆、西藏之外的中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作用:促进了内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攀枝花、六盘水、十堰、金昌等,过去是荒山野岭,现在成了著名的以钢铁、煤炭、汽车和有色金属为主导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

揭开三线建设神秘的面纱
——《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读后
胡建华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什么要进行三线建设?三线建设的规模和过程是怎样的?三线建设设施在今天西部开发和今后现代高新技术战争中还有作用吗?陈东林的著作《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为读者揭开了三线建设神秘的面纱。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周边局势。1964年,美国制定了绝密报告《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进行直接行动的基础》,试图出动空军袭击中国即将进行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的核基地,并打算联合苏联进行。美国总统约翰逊和国务卿腊斯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就此进行了讨论,并与台湾进行了具体商议。面对战争威胁,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