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4 19:03:42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作者何尝不是想这么说。)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③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
(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举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4)“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5)“天与云、与山、与水”一句中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6)“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1.选自《陶庵梦忆》,张岱,字宗子,号陶庵
2.“堤”、“亭”、“舟”、“人”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3.西湖本是人间天堂,更喜“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人独享如此人间美景,心境纯静如这天地一般
4.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5.写出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连成一片。
6。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1.选自《陶庵梦忆》,张岱,字宗子,号陶庵 ,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出人,有《陶庵梦忆》.
2.“堤”、“亭”、“舟”、“人”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3.西湖本是人间天堂,更喜“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人独享如此人间美景,心境纯静如这天地一般
4.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5.写出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连成一片。
6。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