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客”,晒衣服、晒靓照、晒工资条、晒装修方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0:53:42
上面都是些什么意思,什么是晒客?

生活,需要“晒客”指点——解放日报报道中国晒客网

8月中旬,在百度搜索引擎键入“晒客”二字,相关信息的数量为19万条,进入9月以来,相关信息的数量已突破25万条———

鼓励真凭实据的“晒”行为,不仅能给受害人一个说话的地方,也能对侵权方形成压力,更为监管部门提供执法线索。

上个月,教育部公布了171个汉语新词,“晒客”赫然在列。一个源自英语“share”(分享)的网络词汇,2007年初才在互联网上崭露头角,为什么能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顺利地从一小群人的词汇变成公认的社会新词语?

这就是“share”的魅力。因为“晒客”说出了现实中可能需要遮掩的内容,将个人的情感、经历统统拿出来分享,“晒”出来的真实故事更容易引起旁观者共鸣,实现网络和现实的融合。而换一个角度看“晒客”,就能发现“晒客”的作用不止于此。五花八门的“晒客”信息,蕴含了更多的意义。

十万个为什么

最初的“晒客”,是那群勇于将自己的工资条拿出来分享的网友———企业规模如何、工作年限如何、职位高低如何、工资多少、奖金多少、车贴多少、福利多少……报酬优厚的人通过“晒”肯定了自己,得到了满足;报酬低廉的人则通过“晒”看到了差距,奋起直追者有之,自怨自艾者也不少。总之,应者云集。

“晒客”多了,“晒”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工资条,事无巨细统统能“晒”,最终“晒”出了“十万个为什么”———

“我的简历是……为什么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我的理财方式和‘楼主’(指论坛中首个发表见解的网友)类似,为什么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我遇到件胸闷事……为什么不能得到满意答复?”

这些都是记者从部分“晒客”论坛上找到的问题。跟在这些问题后面的,是网友“晒”出来的答案,或用亲身经历指点迷津,或用专业知识仔细分析。仅为回答一名“晒客”关于简历和找工作间关系的“为什么”,其他“晒客”就提供了简历模板、报名照拍摄、材料装订、面试技巧等十多种答案。与记载在书本上的“十万个为什么”相比,“晒”出来的“十万个为什么”更加贴近生活,答案也更具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