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赤道雪线海拔比回归线雪线海拔还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4:04:51

简单的说,赤道虽然温度高,但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可以有较多的积雪.而回归线地区虽然温度相对较低,但降水少,蒸发大于降水,雪就少了,雪少雪线就明显高.
赤道地带降水多,所以雪线相对低.而回归线地区虽然温度比赤道地区低,但是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少,所以雪线相对高.
另外,回归线地区是全球雪线最高的地方,因为这里降水少,而温度有不是很低,降水与蒸发差额最大.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

气温又与纬度密切相关。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只有在海拔更高处,才能使温度降至0度以下,进而可能有积雪。因此,气温越高,雪线越高,如果只从这一角度考虑,自赤道向两极,随着温度的降低,雪线高度应逐渐下降。

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仅温度降到0度以下还不够,还要有降雪出现,才能保证地面有积雪。赤道地区,降水充沛,只要当地高山上气温低至0度以下,就会有雪线出现。

而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处副热带高压控制,终年炎热干旱,降水稀少,即使高山上某地温度已降至0度以下,但由于空气中所含水汽未达到过饱和,无法形成降水,就不会有雪线分布。只有在更高海拔高度上,由于温度继续下降,水汽达到过饱和,才会形成降水,进而出现雪线。

因而,赤道雪线海拔比回归线雪线海拔还低。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