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陶渊明闲适思想之对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8 14:30:55
要求:3000字左右
有点创新就行了,大家帮帮忙啊~~~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一语天然万古新”诗自注:“柳子厚,唐之谢灵运;陶渊明,晋之白乐天。” 陶渊明对白居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在批评史、研究史上已有定论,极少异议。白居易写了一系列对陶渊明表示强烈思慕之念的诗作(据统计有65首), 还有始于《效陶潜体十六首•并序》、以及以后的《访陶公旧宅•并序》、《醉吟先生传》等全面、系统地叙述陶渊明其人其诗的作品。他甚至自称是“异世陶元亮”(《醉中得上都亲友书以予停俸多时忧问贫乏偶乘酒兴咏而报之》。《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五)。
  白居易效陶的诗作从内容上看属于“闲适”的范围,据其《与元九书》对自己作品的分类,所谓闲适诗的涵义是“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 从体裁上讲主要是五言古诗,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二八云:“白乐天五言古,其源出于渊明。” 白诗时有得渊明神韵之处,如《唐宋诗醇》评其《病假中南亭闲望》诗:“神韵酷似渊明,‘西檐’二句,亦摹‘采菊东篱下’语意。”《官舍小亭闲望》诗:“太白雪,陶潜诗,随意所会,缀而成文,不相合而相合。”《咏兴五首》诗:“‘出府归吾庐’,胸有真得,信手拈来,自饶天趣,此种诗境的是从渊明脱化而出,但不无繁简古近之别,必以字句形迹求之,是耳食之见也。”“白公之妙,亦在无意,此其所以似陶处也。即如宋人诗:‘有时俗物不称意,无数好山俱上心。’称为佳句。而白公则云:‘有山当枕上,无事到心中。’更为自然。”(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
  据日本的学者研究得出结论,“把白居易和陶渊明联系在一起的关键,至少是最重要的一环,无疑是陶渊明的作品及其人物形象中所包含和表现出来的说理要素。当然,这也是因为白居易本人具有喜好诗的说理性的心性,。”(这里说的“诗的说理性”,是指诗歌内容四个基本要素——A.抒情性、B.写景性、C.叙事性、 D.说理性——中的D.。具体见松浦友久《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第一章《绪论》注16。刘维治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0页。)可是同时,陶渊明作品本身在诗的说理方面提供了最为合适的模特儿,这一点,乃是不可分割的条件。”譬如白居易的《效陶潜体十六首(并序)》诗是在效仿陶诗《饮酒二十首(并序)》的,“从更深层来看的说,可以断定,白居易在取名《效陶潜体》的组诗中,正是因为对全部陶诗中显而易见的说理、谈理的要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