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9:52:28

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地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恐龙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够变成化石。

恐龙在死后如果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恐龙的身体部分地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恐龙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恐龙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

经过漫长岁月各种有机物被钙化就形成了化石

在中生代恐龙出现,是当时的霸主。简单点说,恐龙死后被迅速埋葬经过石化作用而形成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