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1:33:59
内容最好多一点,,谢谢~~`

内部控制形式的变化
(1) 原手工操作下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电算化后没有存在必要性.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明细账的核对;(2)原手工操作下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电算化后转移到计算机内了,如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可见,电算化会计除了人这个执行控制的主体外,许多内容控制方法主要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的,因此,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控制也由手工条件下的单一制度控制转变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变化
计算机技术的引入,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控制措施,如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分析、编程、维护人员与计算机操作人员内部控制,以及计算机机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管理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等.

加强电算化系统管理的内部制度建设问题
实行电算化以后,系统的正常、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是操作使用.如果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实施不力,都会给各种非法舞弊行为以可乘之机.因此,会计主体的改变,也给内部控制下的制度赋予新的内涵.

严格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与控制
会计核算软件投入正式使用后,对原有会计机构必须做相应调整,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修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等工作岗位.机构调整必须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如规定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和管理人员等.

3.2 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和控制系统
操作环境包括系统操作过程以及系统的维护.操作过程控制主要通过制订一套完整而严格的操作规定来实现.操作规程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形成一套电算化系统文件.如规定交接班手续和登记运行日志,规定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规定软盘专用以防病毒感染.系统维护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硬件维护主要包括:(1)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2)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要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做好记录.而软件维护包